漁會介紹
漁會沿革
瑞芳地區海岸線長達12方公里,而鼻頭具有天然優良港澳,使漁業最早發達,部分漁業主於民國伍年就參加基隆漁業組合。
民國廿三年,居於胰子寮執業醫師兼營漁業者簡松霖氏,鑒於漁業營運順利與發展,有賴於瑞芳街境內業主之合作團結,乃發起成立漁業者組合,命名為瑞芳庄漁業者組合,當時參加者居於胰子寮、深澳區漁業主約90餘人。於鼻頭區漁業主亦熱烈響應退出基隆漁業組合轉入約120名以上,拒絕被僱之漁民參加,經舉行成立大會時公推簡松霖為組合長,每年於收海時召開一次會議,由業主發表漁業技術經驗,合作事項及聚餐,藉此學習增進知識及聯絡感情。
民國廿四年九月,基於交通不便,經商議決定分家,設胰子寮漁業者組合,轄胰子寮,磅磅、二砂彎、深澳、番子澳、水湳洞區,組合員153人。鼻頭漁業者組合,轄鼻頭、南子吝、哩咾區,組合員151人,其組合任務為港區設施興建及維護、漁民糾紛調解、遇難救助等事項。當時組合長,胰子寮由簡松霖,鼻頭由陳鵬擔任,各僱職員一名掌理事務。
民國三十年日本政府為配合第二次世界大戰物資管制配給制度下,由政府出面組織將二個組合合併成立瑞芳街漁業組合,其組合長由街長兼任,簡松霖為常務理事,組合址設於胰于寮,鼻頭出張所,其組合任務除照過去所定之事項外,另加魚貨共同運銷;漁機其、漁民糧食、衣服配售等,至台灣光復自行解散。
民國三十八年初復成立瑞芳鎮漁會,會址設於海濱里( 原胰子寮 )另於鼻頭設辦事處。服務責任區,即本會負責深澳、水楠洞港籍漁民,鼻頭辦事處為鼻頭、南雅港漁民。
民國四十一年初,因交通問題造成會務聯繫極為不便,分別成立瑞濱區漁會,管轄深澳港水湳洞港地區,會址設於海濱里,鼻頭區漁會會址設於鼻頭里,轄鼻頭南雅港區,各自依法營運發展。
民國六十四年政府修正漁會法,規定同一漁區域,同一鄉鎮區內僅得組織一個漁會,乃於民國六十五年四月奉令合併,將瑞芳區漁會、鼻頭區漁會合併成立瑞芳區漁會,會址設於深澳里鼻頭辦事處,處址則在原鼻頭區漁會址,藉利就近為該地區漁民服務至今。
會員、代表及理監事:甲類會員 3,689人,乙類會員 11人,贊助會員 2,031人,會員代表25人,漁民小組13組省代表2人,理事11人,監事3人。
漁會聘僱人員及業務:漁會除設鼻頭辦事處及信用部外,並不分股辦事,員工共計29人。包括總幹事1人,秘書1 人,專員1人,主任2人,幹事6人,助理幹事6人,雇員1人,技工2人,工友7人及約僱2人。分別辦理會務、財務及相關業務。另設信用部及鼻頭辦事處,經營金融事業,及為鼻頭、南雅兩港屬會員服務。
來努力方向,將繼續爭取水湳洞、南雅港擴建,深澳漁港南堤延長、各漁港陸上工程及深澳港魚貨直銷中心、兒童遊樂設備、進入漁港道路口建設牌樓、專營娛樂漁業船之船齡達三年者得予申請兼營娛樂漁業之修法為重要施政中最重要要項,希望上級有關機關惠予全力支持、協助完成……等。惟在漁會經營事業中最擔心者即是金融事業,因受金融自由化政策及經濟低迷之影響,並有同業之競爭,經營頗為困難,因此我們更應堅持為謀漁民福利、發展漁村之目標下,勇敢面對現實,時時提高警覺,順應潮流及早參酌地方實際環境資源,妥定因應措施,以新經營方法、策略,努力推動提升自我之競爭力,厚植實力加強整體合作,發揮團隊精神,相信必能突破其困境,保持永續發展佳績。